近日, 新松多可?協作機器人順利通過TüV南德機器人安全認證第一階段,成為國內首家通過該認證階段的協作機器人廠家。
在全世界各個行業都在廣泛應用自動化及工業機器人的今天,“機器人安全”成為眾多終端客戶與集成商的關注焦點。
在1996年,蔣新松院士便在《未來機器人技術發展方向的探討》中前瞻性地提出了對機器人未來發展的預判。他提出工業機器人具有系統發展方式、編程語言及方式與傳感器的引入及機器人本體的進化的特點,而工業機器人未來必將進化成為服務型機器人實現人機協作甚至人機共融的能力。
從2015年中科新松推出了首臺7軸協作機器人至今,機器人安全問題一直是中科新松在產品研發中關注的重中之重。數年來,中科新松聚焦于智能機器人系列化產品的自主研發和生產,多可?系列產品先后通過CE、SEMI認證、MTBF3萬小時等認證。近日, 新松多可?協作機器人順利通過TüV南德機器人安全認證第一階段,成為國內首家通過該認證階段的協作機器人廠家。
TüV南德認證誕生于德國慕尼黑,作為德國老牌的認證機構憑借世界級的服務及領先的德國技術享譽全球。服務范圍覆蓋認證、測試、檢驗、資訊及專家指導等多個領域。針對機器人安全問題,TüV南德已經對清潔、協作和移動機器人以及機器人系統制定了具體標準。即將發布的ISO10218-1:2021中規定了四種單獨的人機協作操作模式,以確保人員不會暴露于不可接受的風險中,包括:
安全監控停止:機器人在監測到人員進入協作空間時會自動停機。
手動指引:機器人在人員的手動控制下運行。
速度及分離監控:機器人保持規定的距離和速度。
力和力矩限制:內置的設計和控制措施限制發生接觸事件時的沖擊力。
機器人技術涉及一系列不同的技術領域,評估機器人的安全是一項龐大的工作,需進行多項評估,包括機械安全、電氣安全以及功能安全。在對新松多可?協作機器人的安全認證中,TüV南德根據產品標準、功能安全標準、應用標準、EMC標準、LVD標準等多個維度的評判標準對新松多可?系列協作機器人的安全系統進行評估。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同心智造網(www.rabo17.com)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